第一次见到宝莲花,驻足欣赏了很久,它的叶片是绿色的,宽大的,有很长的茎,粉色的花下垂着,尽显婀娜的姿态,像一朵倒挂的宝莲花。宝莲的赏花期很长,可长达3个月以上,深受花友们的喜爱。然而,也有花友把含苞欲放的宝莲抱回家,养不了多久,便开始落蕾落花,压根就欣赏不到宝莲的优雅和别致,这也是令人十分懊恼的事。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宝莲花在花期落芽落花?大家一起讨论

花开花落。
育苗环境光线过强,造成宝莲花落蕾落叶。
宝莲在光照条件下能长得很好,但又怕强光暴晒,会把叶片晒伤,还会让宝莲花发生落蕾和落花。但又不能将宝莲放置在光线较暗或过于隐蔽的地方,这样会使宝莲的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显得毫无生气,花粉较小,颜色也会变淡,甚至发白,影响观赏价值。
宝莲需要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养殖才能不落蕾落叶呢?放置于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栽培,光照强时适当遮阴,也可放置于阳光充足的地方或半阴。一个花友把宝莲放在南阳台养的,据说能有近四个月的赏花期,所以每年花期都会把宝莲的花分给大家看,引得众人羡慕不已。
特别提示:半阴环境并非不需见光,只需避开强光暴晒或适当遮阴的环境即可养殖。

一朵含苞欲放的莲花
环境温度过高,造成宝莲花落蕾落叶。
宝莲虽属热带植物,能耐高温,但花期过长,光照过强,气温过高,室内通风条件差,出现闷热状态,极易发生花蕾凋落,缩短花期。
宝莲花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28℃,其花期在2~8月,春季气温较低,因此宝莲花在花期内很少有落蕾落花,到了夏天,气温较高,空气较闷热,这对处于花期的宝莲花是不利的,因此为了宝莲花能正常生长开花,需要创造良好的通风环境,并通过增加空气湿度的方式降温,即经常向周围环境喷洒,使空气湿度保持在70%以上,这样做也有利于宝莲花的开花。
特别提示:给宝莲花周围环境喷雾时,注意不能对其进行喷洒,这样不仅会缩短花期,还会引发病害。

一朵宝莲灯。
在养护期间浇水不当,造成宝莲花落蕾落花。
有些人说,宝莲花很矫情,多浇水不行,少浇水也不行,如果宝莲花能理解,不知道会不会很委屈?但说起来也是实情,因为宝莲花既不耐旱,又不耐湿,即宝莲花的盆土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或积水,否则会导致落蕾落花,严重的还会导致烂根。
宝莲不耐旱,在生长期间要保持盆土湿润,但长期不能过湿或积水。夏天气温高,蒸发快,除正常浇水外,还可向叶片喷洒宝莲花,增加空气湿度,保持叶片翠绿亮丽,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喷到花上,否则花会看你-凋谢!冬天气温降低,宝莲花生长缓慢,控制浇水,保持盆土处于微干状态即可。
具体提示:浇水可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盆土表面干燥后立即浇水,不要让盆土忽干忽湿,就像人吃饱了饥饿时,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一样。

宝莲灯花
宝莲在养殖过程中,除上述三方面的养护外,还应采取两项预防措施,避免宝莲落蕾落叶:
防治土壤偏碱性,造成宝莲花落蕾落叶。
如果盆土为中性或偏碱性,那么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宝莲就会生长得更好,甚至会影响它的生长,甚至导致落芽。而且,长期不换盆土,土壤里就没有多余的养分来满足宝莲的生长需要,还会出现落蕾和落花。
宝莲在准备土壤时,选用园土、腐叶土和河沙混合土,也可加入少量颗粒土,以增加排水量。上盆时,土壤处于微酸性状态,但并非始终处于这种状态,尤其在北方地区,自来水浇灌时,水中的碱性和化学物质都会加速土壤的碱化,所以在浇水前,先将自来水放入容器中,待数天后再浇水,或定期向土壤中补充铁质,即用硫酸亚铁溶液来保持土壤处于微酸性状态。
特别提示:平时可以在雨天接雨后,储藏起来浇花,或用发酵果皮水来浇灌,虽然味道不大。因此,在盆土中加入矾肥水,可使盆土保持在微酸性状态,同时补充营养。

预防害虫的侵害,造成宝莲花落蕾落叶。
家里养宝莲花时,通风条件不好,空气干燥,很容易引发红蜘蛛、介壳虫,以及粉虱等害虫,危害宝莲花的生长,造成落蕾落叶。
宝莲花对空气湿度有一定要求,特别是夏秋季节,除浇水外,应经常向叶面或周围喷雾,增加空气湿度,保持空气湿度在70%~80%,有利于其幼苗的生长和开花。与此同时,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特别是在夏季浇水后,避免引发病虫害。在红蜘蛛发生时,可喷洒氧化乐果乳油溶液以清除害虫,在介壳虫、粉虱发生时,可灌注75%酒精或噻嗪酮溶液以清除害虫。
尤其注意:室内养花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避免室内因通风不良、温度过高而导致花期过早,造成花期过早,缩短花期。

宝莲灯。
总而言之,希望在宝莲花的花期不要出现落蕾和落花,避免养殖环境光照过强,温度过高,盆土太干或太湿,或想要浇水,想不起干了,也要防止土壤性质发生变化,或遭受虫害。好了,好了,宝莲花叶片青翠,花团锦簇,花色清晰,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