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额尔和木图调到库伦旗大坝水库工作,一晃已经13年了。“大坝水库是1983年建的,早些年大坝土方量小,说冲开就冲开了,铲车必须随时待命,每年一入汛我就夜夜睡不踏实。”提起从前紧张度汛的事,如今已是分中心负责人的石额尔和木图记忆犹新。

站在大坝水库坝顶放眼望去,新铺设的道路宽阔平坦,崭新的路灯整齐排列;坝面干净整洁,溢洪道、排水沟畅通;安全责任公示牌、水位监测设备样样齐全。昔日年久失修的水库如今旧貌焕新颜,得益于库伦旗“以大带小”小型水库创新管护机制的实施。
“专业化”管家标准化管理
库伦旗现有小型水库32座,其中有水库管理所的8座,无管理所的24座,从防洪到灌溉,再到渔业养殖、改善生态环境,它们造福了一方百姓。然而,在实行“以大带小”模式之前,由于受到管理和资金等因素限制,普遍存在溢洪道淤堵、溢墙倾斜、坝体破损等突出问题,制约了水库功能的发挥。

2021年,库伦旗打破小型水库“散养”模式,实行区域集中管护,即一个有管理所水库代管理周边几个无管理所水库,将专业管护资源用于无管理所水库,相当于给无管水库上了“技术保险”,以便充分发挥防洪减灾、农业灌溉等作用,为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库伦旗水库事务中心下设8个分中心,组建维修养护工程队,落实水库安全管理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巡查责任人,明确管护职责,划定管护范围,细化巡查内容。各分中心持续加大对代管水库的巡查频次,非汛期每月巡查1次,汛期每周巡查1次,汛期降雨日每日巡查1次。全面推进小型水库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精细化”管家精准发力
“现在工作流程很顺畅,汛期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做好日查记录,发现问题随时上报解决。代管水库今年共发生4次小规模水冲沟现象,养护队迅速到位处置,及时消除了隐患。”道老都水库分中心负责人巴特尔对水库事务中心的工作效率赞不绝口。

“管好小型水库是民生工程,也是安全工程、生态工程。”据库伦旗水库事务中心主任刘利华介绍,小型水库能否安全运行,事关下游省、县道路交通安全和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库伦旗南部属土石浅山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多座小型水库的坝顶道路是连接南北的重要通道,尤其在农耕时节,村民通过坝顶频繁往返,否则要绕路几里甚至几十里。
时近岁末,库伦旗2022年小型水库维修养护工作已顺利完成。水库事务中心抢抓汛期前后时段,提前制定计划、科学部署施工,在去年对32座水库逐一进行专业安全鉴定、完成除险加固工程的基础上,今年完成坝顶硬化1541延长米、排水沟建设1554延长米、维修挡水墙100延长米、清理溢洪道22709延长米,以及维修闸门、闸室、清理背水坡植物、回填土方削坡等工作。
“全能型”管家周到贴心
“原来的办公条件是一言难尽,房子夏天漏雨、冬天透风,24小时值班时是真遭罪……”自去年开始办公环境逐渐改善后,巴特尔说大家工作积极性提高了,队伍也好带了。

一直以来,水库基层一线的工作条件艰苦、任务繁重。为彻底解决“拴心留人”难题,今年以来,水库事务中心积极争取资金,结合各分中心实际情况,大刀阔斧地对办公区进行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不但更换了门窗、锅炉、暖气、棚顶、房盖,新铺了地砖,粉刷了墙面,还对院落进行清理绿化、修缮院墙、铺设路面等。

“前些年水库周边随意倾倒垃圾现象长期存在,既污染了水体又恶化了环境。创新管理机制实施后,水库分中心联合村、镇两级政府加强管理和宣传,周边村民维护水库环境的自觉性明显提高了。”亲眼见证大坝水库一天天变好、变美,石额尔和木图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智慧型”管家创新赋能
在实施工程建设的同时,库伦旗积极开展规范化小型水库创建,对观测和监控系统进行优化,完善大坝安全监测、水库通信预警等设施,促进小型水库管理向现代化、智能化、精细化转变。今年新建和改造雨水情监测站15处、渗压监测站36处、GNSS监测站50处、变形观测墩17处、视频监控站22处。目前已完成30座水库的监测信息建设。
“32座水库的监控设备已全部安装完成,待工程验收合格、水旱灾害监测系统正式启用后,各分中心负责人就可以通过手机实时监测水库水雨情变化了。”刘利华说,根据水利专家建议,明年计划对部分水库大坝背水坡植物进行清理,改用棱形网格填充碎石护坡方式,并将继续开展排水渠养护、更换导洪管和闸门、绿化办公区院落等工作。
未来,库伦旗将依托“以大带小”管护模式,不断探索实践、优化改进,总结小型水库管理养护的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经验,推动美丽库伦的风景成为发展前景,将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融为一体,谱写水利惠民利民新篇章。(记者 李晶)
编辑:任志鸿
校对:郝春映
审核:王彦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