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中国江苏网1月27日讯(记者 芦艳)“今年的年夜饭是27号5点开始,提前了4天......” 南京江北公路站里桥中心养护工们的年夜饭,没有精彩的节目,没有家人的陪伴,只有浓浓的同伴情和即将到来的大雪。1月31日才是除夕夜,南京公路的养护工们提前吃了年夜饭,今天是他们未来几天里聚得最齐的一次,因为随着降雪的来临,倒班、连轴转、吃饭糊弄两口将成为他们生活的常态。
换人不停机 大家彻夜轮流上

1月27日晚上5点,天空下着毛毛细雨,寒风彻骨,江北公路站里桥工区的职工食堂里却十分热闹,窗户上和墙上,贴着窗花和福字,食堂桌椅拼成的大桌子上,摆放着热气腾腾的鸡鸭鱼肉,30几名养护工站着围在桌旁,举起饮料哄笑着祝大家新年快乐。
40岁的操作手孙大成来自淮安,他端着碗,和同伴一起站在桌边吃年夜饭,笑的声音很响亮,一点看不出他已经三年没回家了。“这两年不是疫情吗,而且养护中心春节总要留人值守,前年和去年都没回去,今年本来想回去,给家里的东西都买好了,结果天气预报春节有大雪,我是骨干操作手,这时候不能走开”。孙大成告诉记者,他会操作铣刨机,装载机,各型号货车,下雪时开撒布车撒布融雪剂,还能开装载机用雪铲铲雪,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在铲雪时,往往几辆铲车一起行动,铲雪车的铲刀是斜的,第一辆铲雪车开过去,一股车道的积雪就会被铲除并推向第二股车道;第二辆上来后,铲除第二股车道积雪的同时,将刚才第一股车道推来的积雪,推向第三股车道;第三辆开过去后,第三股车道积雪连同前两股车道的积雪,就被一同推到路外去了。”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孙大成说,“铲刀离地面的高度有要求,高了铲不干净,低了可能会铲到高低不平的路面,万一铲到桥梁的伸缩缝上,还有可能翻车。“仔细听雪和铲刀之间摩擦的声音,就能及时调整铲刀。”孙大成说,精准铲雪,全凭多年经验的积累和手感。

53岁的张标家住盐城,也是里桥中心的操作手,和张大成一样,他也3年没回家了,今年得知春节期间要下雪,外加站里号召就地过年,他和伙伴们一起布置了宿舍,贴上了春联。“这个不是我一个人的床”,张标拍着宿舍里的单人床告诉记者,江北站养护的公路有近100公里,撒布机出去一趟要一个多小时,一晚上要出去4趟,换人不停机,大家轮流上,车子回来,装盐的工人就一骨碌爬起来,把热乎乎的被窝让给刚回来的操作手。“在雪天,这里的被窝永远是热的”,张标说。”江北大道是江北地区的主干线,必须保证市民的通行,在雪天公路人都连轴转,一个装盐的工人一晚上要铲十几吨盐。”市公路中心江北站站长陆守振说。
48支队伍待命 确保932公里国省干线畅通

晚上5:30,黑下来的天空落下纷纷扬扬的雪点,江北站开始进行撒布作业,陆守振介绍,由于江北大道车流量较大,目前主干道没有结冰现象,但由于高架几乎覆盖全线,桥面更容易结冰,因此公路养护部门已经开始在桥上进行除冰作业。记者在现场看到,一辆前端装备滚刷的养护车辆在主桥面行进,滚刷长度约为一股车道,不断刷着路面,扫除桥面的积雪和可能的冰渣,在后方一段距离,一辆红色的融雪撒布车跟随桥上车流行驶,白色类似盐粒的融雪剂不断从下方被抛撒到路面上,小颗粒蹦蹦跳跳分布在整个路面,直到一会被湿润的路面融化。陆守振告诉记者,在白天江北大道车流量很大,养护机械是无法保持队形的,只能在车流中“见缝插针”。记者进入一辆融雪撒布车的驾驶室,挂在后视镜上的中国结挂坠分外显眼,操作手笑着说这是刚才年夜饭抽的,人不能回家了,挂在车上,就当和家人一起过年。

一下雪,全市干线公路处处是公路养护人的身影。在绕城公路油坊桥互通,是南京最大的立交,有17个匝道,连通着河西、城东、板桥、五桥都方向,每天有150万市民从这里通行,为了保证市民的通行,养护绕城公路的江南二站安排了3条线路,5辆撒布机对油坊桥互通进行撒布,每一条线路撒布需要30分钟;长江大桥上,由于和快车道存在高度差,人行道无法进行机械撒布,桥隧中心和路桥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有冰面的地方用手推小型机械进行除雪除冰作业;在网红桥梁石臼湖大桥上,江南一站为了保护作为二级水源地的石臼湖,采用了环保型融雪剂,桥面上的积雪也都铲成堆,用车运走,不落入湖中。
大雪将至,南京公路部门早在冬季来临之前,为了做好除雪保畅通工作,提前部署好机械设备、物资和人员:全市国省干道共计布置了应急队伍48支,1438人,装载机65台,推雪板153套,自卸车49台,融雪撒布车114台,其他应急设备222台,砂石料8630吨,融雪剂3300吨,确保全市932公里国省干线的安全畅通。
摄影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 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