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讯 随着公路机构改革稳步推进,新时代新形势下公路养护机械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2021年,建瓯公路部门攻坚克难,持续探索,勇于实践,夯实基础,细化标准、精细管理,亮出新招,开创机械管理新模式,养护机械管理工作有了新成效。
夯实管理基础,学习培训强素质。所谓“术业有专攻”,专业化管理是这句话核心体现。公路养护机械管理工作的进行,专业化更是非常核心的组成部分,如果缺少丰富的专业知识,机械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维修、保养等各方面都较为被动,可见夯实管理基础,提升机手理论知识及实践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年初伊始,建瓯公路分中心安全应急股人员深入公路站,“送学”上门,薛纪松股长现场讲解养护车日常检查、维保及操作要点,组织引导“前辈”机手对年轻养护职工开展小型机具拆装、清洗保养,提升车机维护保养的专业性、积极性,机手具备自查自检自修小故障的能力。
警示学习,以案促学。6月中旬,扎实开展公车私用与酒驾醉驾“一案一整改”工作,组织机械管理人员、各站长观看交通安全警示片,达到“学习交流、交流总结、总结提升”的良好成效,提升机手安全意识、抵抗外部风险应急处置能力等综合素质。
“标准化+精细化”双融合,转变观念提效益。随着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进行,机械管理也进入到了特殊的转型时期,加之面临养护人员老龄化、养护路线分散、经费紧张设备更新缓慢,想要机械管理工作开展上取得新成效,将应急机械管理标准化与机械(设备)精细化管理有机融合显得举足轻重,转变管理人员传统观念更是至关重要。为此,建瓯公路分中心根据标准化、精细化管理要求,优化、细化、规范应急设备和养护机械的内、外业管理,筛选“精兵强将”车机上路作业,停置报废“老弱残兵”养护车6辆、小型机具23台,全年开展机械日常检查督导9次,机械设备专项检查2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避免使用管理不当造成安全操作事故或保养维修不及时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截止当前,本年度养护车机故障率、维修费与上年度相比再次实现“双下降”。
创新管理模式,“线上+线下”亮新招。近年,建瓯公路部门已在创新管理方面下过功夫,依托养护机电管理系统、车辆定位系统、行车记录仪等较好的对车机基础数据、养护车使用情况、行驶轨迹进行管理。顺着新时代发展“互联网+”这股东风,建瓯公路部门持续探索、创新模式,一是制作养护机械设备“二维码”,“扫一扫,全知道”。通过手机扫描即可知悉公路站内养护车辆、小修机具的配备、分布,使养护车辆调度和检查工作更加便捷、更加规范,达到设备管理信息化,“云上”查询,“码”上有车(机),更是新形势下“互联网+车机管理”一种新体验。二是制作小型机具固定资产“身份证”,每台设备“出生年月”、“居住地”等信息一目了然,资产管理更加到位;三是养护车“去哪儿”,行驶动态有“迹”可循。制订下发《养护车辆使用审批表》,派车实行站长审批制(出养护路段应报分中心审批),建立台账有“痕迹”,同时,结合“线上”车辆定位系统,行驶轨迹可回看,实现养护车辆24小时监管更到位。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下阶段,建瓯公路部门将在“职能归位、职责落地”改革中继续奋斗,突显公路养护机械管理性标准化、精细化、专业性、创新力,走好新时代养护机械管理赶考之路,最大限度把各类养护机械用到路上,实现养护生产降本增效,促使公路养护机械管理的发展空间越发广阔。(钟云飞)